总理监营出身的陈启德成为了教导司主官,此人颇具宣传头脑,而且后来还向周向财请教了一夜,融会贯通之后,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脉,颇有要将原本偏科的周向财心理学发扬光大的意思,也因此得了郑成功的重视。
而总理监营杨世德则是继续主管军法司,依旧负责监营,监纪,督阵。各部门的职能细分之后,大饷司已经被划到了后勤司。近卫营的营官则是原本卫戍五大营之一的苏茂,也是郑军中的一员猛将。
五军署各司的任命的职能宣读完毕之后,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,这里的安排就没有出乎众人的预料了,这些细分部门的官员大多是原本军中的各个主事,如今升官也是实至名归。
郑成功坐在讲台之上,扫视着台下的那些部将,最终目光定在了万礼的身上,他早就知道万礼对扩军方案有意见,但并没有太早压制。这个绿林出身的大将性格就是如此,并非不可改正,但是要好好引导,所以郑成功打算再磨一磨,然后才是引导,引导成功了,才能真正委以重任。
甘辉顿了顿,咕噜一声吞着口水,然后手上又往后翻过一页,等嗓子润了之后又说道:“接下来是各军营伍编制。”
“此次扩军之后,全军分为五军三师,分别是中军,左军,右军,前军,后军,长江水师,福建水师,南洋水师。”
听到这里,不仅仅是那些将领,便是文官们,也都竖起了耳朵。明郑当前虽然分了许多部门,但实际上依旧是军政一体的先军政策为导向,这也是战时最为高效的体制。所以军中的各个提督,甚至是满编营伍的营官,都是明郑体系里面,真正的实力派。
“中军,下辖虎卫营,武卫营,骁骑营,铁骑营,亲军营。其中,虎卫营,骁骑营,亲军营满编,提督为甘辉,营官分别为万礼,陈魁,赫文兴,王起俸,郭廷,分别驻扎于漳州府城北大营,西大营,城中校场大营。”
甘辉念完,当即转身朝着郑成功敬礼,万礼,赫文兴,陈魁,王起俸,郭廷等人也齐刷刷站了起来,每一个都动作敏捷有力,看起来十分干练。郑成功坐在座位上,朝着他们微微一笑,点头示意。
这五人都是很早就已经跟着他的老人了,虽然说一开始都只是普通人,都看不出什么名将天赋,但是打仗打多了之后,也知道该如何打了。而胜仗打多了之后,譬如甘辉,已然有了足以震慑清军的威名。郑成功相信舞台的力量,只要这些将领能在一场场大战中活下来,他们就迟早会成为名将。
作为明郑的核心主力,中军五营中,有三个营满编,武卫营有一个满编千总部,铁骑营有两个满编千总部,全军总共一万两千多名士兵,不过如今并没有全部到位,部分新兵还在训练场之上。
“左军,下辖左冲营,左先锋营,宣毅左营。其中左冲营,左先锋营满编,提督为黄廷,营官为柯鹏,廖敬,肖拱宸,驻扎于同安大营,长泰大营。”
“右军,下辖右冲营,右先锋营,宣毅右营。其中右冲营,宣毅右营满编,提督为王秀奇,营官为陈俸,苏明,洪承宪,驻扎于南靖大营,程乡大营,潮州大营。”
“前军,下辖前冲营,前先锋营,宣毅前营。其中前冲营满编,提督为余新,营官为陈埙,张进,魏标,驻扎于石井-连河防线。”
“后军,下辖后冲营,后先锋营,宣毅后营。其中后冲营,后先锋营满编,提督为周全斌,营官为林胜,陈鹏,蓝登,驻扎于增城大营,南海大营,惠州大营。”
甘辉每念完一军,各个新旧提督,新旧营官们就齐齐起身敬礼,然后又齐齐坐下,郑成功每一次都点头示意,对他们给予肯定。
黄廷和王秀奇各自被调走了一个精悍的营官。不过,这一次,郑成功向他们承诺,计划中的兵马一定能得到补充,还各有五百多匹缴获自耿继茂大军的精良战马装备进各营。经过战争的锻炼之后,两人手下的士兵都已经今非昔比,兵员看似减少了,但战斗力却高了不少。
自此,五军的架子便是搭建起来了,左右两军都是两个满编营,一个架子营,前军则是一个满编营,两个架子营,而周全斌的后军因为驻守惠州,虽然也是一个满编营,两个架子营,但是他的架子营各有两个千总部,实力并不弱。
同样的,这四军的兵马也并没有全部到位,他们的兵额相比起中军,缺口要更大,等到补全的时候,恐怕得是半年之后了。而若是要全军数万人马都形成中军一样的战斗力,恐怕就得等到至少一年之后了。
甘辉读完步骑军的编制情况之后,看着最后的水师,总算是松了一口气,五军的总兵力加起来已经接近三万五千,而且都将是实打实的战兵,这还不包括驻守在三府的三千余卫戍兵,各个屯堡中按要求,各自编练的农兵。
“长江水师,下辖崇明镇,舟山镇,太湖镇,水师提督为张名振,崇明镇镇将陈六御,舟山镇镇将由提督张名振兼任,太湖镇镇将钱达。
福建水师,下辖金门镇,南澳镇,水师提督周鹤芝......南洋水师,下辖新安镇,琼州镇,水师提督林察,琼州镇镇将周瑞......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