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国只要掌控这些重要的城市,他们就能掌控北非地区。
闽国在北非的军队,由于全部投入到了与晋国的激烈战争中,导致其后方腹地空虚。
面对越国气势汹汹的大军,闽军根本无力抵挡。
越国的军队势如破竹,他们的装甲车在沙漠中扬起滚滚沙尘,战舰在海面上破浪前行。
每到一处,闽军的防线便如脆弱的沙堡般轻易被攻破。
越国将领袁振武带领主力,准备拿下闽国在北非最重要的城市开罗。
拿下开罗,越国才能分享苏伊士运河的收益,彻底把闽国驱逐出北非。
袁振武将军刚带领士兵完成登陆,他就已经收到电报,地中海南岸的各大城市,已经被越军拿下。
闽国战斗意志薄弱,看到形势不对,就会选择投降。
越国登陆军队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开罗城。
装甲车的轰鸣声、士兵们整齐的脚步声,打破了城市原本的宁静。
起初,当越军入城时,当地百姓的眼中充满了惶恐。
街道两旁,人们紧紧地关闭着门窗,透过缝隙偷偷窥视着这支陌生的军队。
孩子们被母亲紧紧地搂在怀中,止不住地颤抖;老人们则默默祈祷着灾难不要降临。
当地百姓害怕秩序崩坏,生活受到影响。
越军并没有如百姓所担心的那样肆意妄为。
他们军纪严明,整齐有序地行进着,并没有骚扰百姓的生活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百姓们发现越军维护着城市的秩序,并没有进行抢掠和破坏。
一些越军士兵还主动帮助百姓搬运重物,清理街道上的障碍物。
百姓们的惶恐情绪开始消退。一位老者缓缓地打开了家门,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外面的情况。
看到越军士兵友好的微笑,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。
越军明显把北非地区,当做自己的领土经营。
……
在闽晋前线,原本顽强抵抗的闽军陷入了绝境。
由于后方的城市已经被越军占领,后路被越军截断,补给线也彻底断绝。
饥饿与绝望笼罩着他们,无奈之下,闽军只能选择向越军投降。
因为他们与越军没有深仇大恨,反倒长时间与晋军作战,大部分士兵手上,都有晋军的血债。
晋军抓住这一良机,士气大振,沿着尼罗河迅速推进,占领了闽国的大片土地。然而,他们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。
他们发现闽国主要城市,已经被盟友越国占领。
晋军直接被越军驱逐,两支军队差点擦枪走火。
晋王李凤鸣了解到这种情况,愤怒地拨通了越王白元贵的电话,大声质问道:“越王,你为何不打招呼,就抢夺本属于晋国的地盘?
我们同为联盟,理应相互支持,共同对敌!”
电话那头,越王白云贵却满不在乎地回道:“晋王,越国从没答应过地盘的划分。
敌国的领土,哪国能抢到,就归哪国所有。”
晋王李凤鸣气得脸色铁青,声音颤抖地说道:“你这是背信弃义!我们在前线拼死作战,你们却在背后捅刀子!”
越王白云贵冷笑一声:“战场之上,各凭本事。晋王,莫要多言。”
说完,便挂断了电话。
两位与诸侯王谈崩,前线的越军和晋军开始对峙。
此事一出,联盟内部顿时炸开了锅。
联盟的团结出现了巨大的裂痕,各国都在观望,这场内部的纷争究竟会如何收场。
前吴王齐刚毅,身为联盟名义上的盟主,当他察觉到联盟内部因越晋之争而有可能分崩离析时,心急如焚。
他立刻拿起电话,试图调停越晋两国紧张的关系。
电话中,前吴王齐刚毅的语气看似公正,实则整体偏向越国的利益。
他深知,此时若不能稳住越国,联盟的局势将更加不堪设想。
而前吴王齐刚毅同样有所图谋,越国突然爆发出来的强大实力,着实令他震惊不已。
如今闽国国力大损,丢掉北非地区。
在他眼中,晋国已没有了太大的利用价值。
相比之下,越国的实力更为强大,吴国未来的发展还需要越国的大力帮助。
于是,在一番权衡利弊之后,做出了放弃晋国的选择。
晋王李凤鸣看到这个情况大怒,但晋国却无法面对联盟的压力。
现在联盟即将大胜,负气退出又会损失大量利益,只能暂时忍下这一口气。
前吴王齐刚毅调停好这件事,他与越王白元贵展开了一场激烈而隐秘的利益交换。
齐刚毅说道:“白老弟,只要你能支持吴国尽快打败桂国,未来的利益定不会少了越国的一份。”
越王白元贵沉默片刻,回道:“齐兄,那可得看你拿出的诚意够不够了。”
经过一番讨价还价,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。
越国不会觊觎桂国的领土,索要桂国部分财物与人口。
吴国主要目的就是桂国领土,看到越国的条件,痛快答应下来。
……
联盟军队与桂国交战的主战场,硝烟弥漫,战火纷飞。
局势如同陷入了泥沼,一直僵持不下。
联盟军队采用了多种战术,却始终没能突破桂军防守严密的多瑙河防线。
吴军统帅郭溯仁站在指挥所部,望着地图上的战局,眉头紧锁,满面愁容。
他已经多日未曾好好休息,双眼布满了血丝。
郭溯仁为当前的战局绞尽脑汁发愁时,越军统帅季肃云风风火火地走进了指挥部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