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受到这么大的损失,必须要让宋国付出代价。
让宋国的名声臭不可闻,让他们今后找不到可以合作的盟友。”
蜀王钱明义叹了一口气:“那就这样安排。”
他等了片刻,再一次吩咐道:“让前线的军队,加快行军速度,尽量挽回我国的损失。
这些百姓现在还在宋军大营,宋军想要把他们运回国,也需要一段时间。”
……
宋王宫之中,宋王展铁看到战报,他忍不住大笑几声。
“好,真是太好了。
能够请来四十万人口,这场仗打的值。
这不是四十万土著,而是四十万汉人。
有这四十万人口填补国内,劳动力不足的问题,能解决一大部分。
我们也能派遣更多的人口去开拓殖民地。”
宋王展铁每每想到,他们即将多出四十万核心人口,他都忍不住笑起来。
这四十万人口能够带来的价值,绝不是银币可以衡量,这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底蕴。
宋王展铁看向大都督陆庭芳,询问道:“这四十万人口,军方要全力保证运回国内。”
大都督陆廷芳自信的说道:“王上请放心,大都督府已经制定好撤退的计划,其中就包括这四十万人口的撤离。
只靠军方的运输舰,无法短时间内完成几十万人的运输。
但我国是海军强国,拥有战场的制海权。
我国是岛国,对外贸易主要依靠海运。
各种类型的货船,足足有数千余艘。
现在是春夏季节,哪怕是平板货船,只要稍加改装,就能运输大量的人口。
民用货船配合军用运输舰,一定能短时间内撤离在蜀国的军队。
如果时间紧急,我们也有预案。
直接把人撤离到北三府,海运的距离更短。
蜀军真的敢追击,我们掌握制海权,再加上北三府的严寒,我军又占据地利,一定能给蜀军一个深刻的教训。”
宋王展铁露出笑容,他选择大力发展海军,终于在这个时候,发挥了强大的作用。
……
蜀国丰鱼港,这个蜀国原先的小渔港,已经被扩建成为大型港口。
数量庞大的运输舰和民用货船,在港口排队运输准备登船的人员和物资。
海军统帅顾凌站在兰戈号战列舰的甲板上。
他看着大量蜀国的百姓,他们在军队的押送下,登上了运输船。
这些百姓将会被运往宋国。
顾凌笑着说道:“郭将军,我向大都督府建议,军队和百姓混装。
现在这些蜀国百姓,还是心向蜀国。
等到他们前往我国,获得一定的资产,才会在我国安心生活。
现在这些人,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会反抗。
一旦在运输过程中反抗,会造成极大的伤亡。
有军队镇压的情况下,这些人才会像绵羊一样安分守己。
毕竟我们要把他们带离蜀国,很多人都要与他们的至亲分开。”
郭旭言不由衷的称赞道:“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法。”
如果由他来安排,这些人直接锁在船舱里运回国内。
这种简单直接的办法,比现在混装更加容易。
他神色有些焦急的询问道:“蜀军正在向我们所在的方向狂奔。
再有三天时间,蜀军就会抵达大营。
现在军队应对蜀国地方防守军队的进攻,还能应付得来。
他们已经无心战事,面对怒气冲冲的蜀军,可抵挡不了多久。”
顾凌自信的说道:“郭将军请放心,我已经请示国内,先把营地的人中转到北三府。
再由国内来安排这些人的去处。
船只不需要排队过海峡,广阔的海洋能容纳更多的运输船,一定能在蜀军赶来之前,让岸上的所有军队撤离。”
郭旭听到这样的承诺,他才安心下来。
……
“欢迎大家收听东方广播电台,我是主持人王小虎。
近期宋国与蜀国的战事结束。
这场战争之中,出现了许多新问题。
今日邀请帝国华夏大学教授卢闻、楚国著名学者米有德做客。”
王小虎的画风一转:“卢教授,宋国在蜀国劫掠数十万人口,帝国针对这一现象,是否会制裁蜀国。”
卢闻教授严肃的回答:“帝国多次声明,不会轻易介入藩属国之间的战争。
某些国家居心不良,想要引帝国下场,打击其竞争对手,这种做法根本不可行。
帝国对于藩属国早就做好了要求。
《建邺公约》是所有国家确立的共识,只要违反帝国必然会介入。
没有违反《建邺公约》的相关条款,帝国不会介入。
无规矩不成方圆。
正是因为现在有了规矩,藩属国才不会人心惶惶。
正是有帝国的约束,藩属国才不会做下恶行。
宋国在蜀国,既没有使用不人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,又没有大肆屠杀平民百姓。
帝国根本不会介入到这件事之中。
蜀国无法保护自己的国民,相关的代价由蜀国自己承担。”
王小虎客气的说道:“感谢卢教授的解答。
宋国与蜀国之间的问题,由两国自行解决。
帝国不会轻易介入藩属国之间的战争。”
王小虎进行总结性发言后,他再次看向米有德说道:“宋国与蜀国之间的战争结束。
两国都对外宣称,他们赢得了战争。
宋国的理由是从蜀国掠夺四十余万人口和大量的工业设备。
宋国的底蕴增加,国力快速增长。
蜀国同样宣称自己赢得战争,他们把宋军完全赶出蜀国的国土,还俘虏了大量的宋军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