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摆了摆自己能动的左手,道:“放心吧!我的身体棒极了,不就是一点点骨折,对我根本没影响。
你们快去布置阵地,不要影响明天的作战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太原城内,明军的气氛十分紧张。
太原总兵虎大威看着晋王府的管家,皱着眉说道:“王爷要派王府卫兵督战,这绝对不行。
我不能让帮忙插手军队。”
晋王府管家笑着说道:“虎总兵误会了,我们王爷绝不会插手军队。
卫兵督战不行,那派锦衣卫调查军官,这种可以吧?
我们王府花费大笔银子,不能把它交给想要投降黄衣贼的人。
只是调查是否有将领想要投降黄衣贼,不会影响正常作战。
虎总兵只要同意,我们再出一百万两银子,还动员晋王府的佃户,协助虎总兵守城。”
晋王府管家看到虎大威还在犹豫,他说道:“虎总兵,咱们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。
黄衣贼如果攻破太原城,咱们谁都没有好下场。
我们晋王府也只是保命,不会有其他想法。”
虎大威思考片刻,为了守住太原城,他也只能同意晋王府的要求。
虎大威作为一个外族人,他能成为山西总兵,一个汉人都很难爬上来的位置。
就是因为他能力出众,又对大明忠心耿耿。
他现在与晋王想的一样,拼尽一切力量守住太原城。
虎大威看着晋王府管家说道:“好的,只允许锦衣卫调查,晋王府给的银两,尽快送到我的府中。”
虎大威继续巡查城防,城上的红夷大炮,每一面城墙上只有五门。
朝廷拨给山西的红夷大炮,基本都给到大同镇。
虎大威接到黄衣贼入寇山西的消息。
他没有去派兵支援汾阳潞安等地。
而是把出大同镇之外,山西北方的兵马,全部调到太原城。
同时从晋王府中获取大笔银子,准备死守太原城。
虎大威观察之前官军与黄衣贼之间的战争。
他认为官军经常失败,就是总想和黄衣贼野战。
太原是座坚城,据城而守能坚持更长时间。
虎大威让亲兵抬着银子,来到城墙上。
亲兵在城墙上高喊:“虎大威总兵给大家发银子了。”
虎大威让城墙上的守军排好队,挨个从他手中领银子。
“报效大明,听我虎大威的命令。
守城时,每杀死一个黄衣贼,赏银五十两。”
虎大威给每一个军户发钱,他都念叨这一句。
他必须亲手把银子发到每一位军户手中。
大明军中,文官盛行漂没,武将盛行吃空饷喝兵血。
朝廷每年拨给山西的饷银,到达山西之前,就没了六成。
这些钱他要直接发给那些将领,大头兵一两银子都得不到。
明军的将领,他已经提前叫到大营中,专门给他们发了一笔数额庞大的银子。
领兵打仗还要看这些将领指挥,不给他们喂饱了,太原城没法守。
虎大威发银子时,他亲兵在一旁喊道:
“大家竭尽全力,一定要把太原城守住。
守住太原,战争结束之后,虎总兵还会发一笔银子。
如果你们有人阵亡,这笔银子就发给你们亲人。”
虎大威看到发完银子之后,将士们的精气神都出现变化。
官军的实力很强,只要足额发放银子,就能激发他们强大的一面。
他领兵胜多败少,就是舍得给麾下士兵发银子。
虎大威这几天,不断观察黄衣贼的动向。
他发现开始只是进攻太原城周边地区。
今天围困太原城的黄衣贼,开始布置攻城阵地。
黄衣贼的办法是围三阙一,北城门没有黄衣贼进攻。
但凭虎大威的经验,他们想从北城突围,那根本不可能。
这种战术已经是非常古老的战术,北城必然有着伏兵。
虎大威站在南城门上,看着黄衣贼的大军一点点压上来。
他大声吩咐道:“大家集中精神,给我守住太原城。
我已经向大同总兵王朴求援,只要我们坚守十天半月,大同的兵马就会救援太原城。”
城墙上的明军,听到虎大威这么说,他们脸上都露出轻松的神色。
虎大威确实给大同总兵王朴发了求援信。
但王朴会不会来,他一点也拿不准。
王朴在明军之中极为有名,还没等大军溃败,发现打不过之后,他就会第一个领兵逃跑。
王朴在朝中有人,这么做不仅不会受到惩罚,反而会升官受赏。
虎大威看着官军中这种风气,他想要扭转,却也没有办法。
这种情况已经积重难返,像他这种为大明卖命的人,反而成了极少数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吴杰用左手举着望远镜,观察太原城的情况。
“太原城井然有序,一点都没有慌乱。
山西总兵虎大威也是一位能人。”
王志新点头说道:“根据军情局的情报,确实是这样。
虎大威是明军之中,有名的将领。
他非常善战,声望也极好。”
傅修诚笑着说道:“虎大威擅长冷兵器作战,现在已经是枪炮的时代,他这种将领会被战场淘汰。”
一位参谋拿着一份文件,走到他们之间。
“军长,参谋长。军情局急报。”
傅修诚接过参谋手中的情报,他看完之后说道:
“大明朝廷急招大同总兵王朴进京勤王。
宣府镇大量的明军在构筑防御工事。
大量的红夷大炮,都在向宣府镇转移。
大同镇的明军,移动的方向也是宣府镇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