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所谓老虎死了,威犹在。只要不是一颗心的跟自己唱反调,贾琏对于他们的存在,也是喜闻乐见的,毕竟哪怕是个纸老虎,关键时刻,也是能吓唬一下人的!
只要不帮倒忙,扯后腿,在适当的时候,给他们一个甜枣,大家都尝尝味道,也不是不行!
毕竟都是亲戚嘛,能用肯定就用一下,至于不能用嘛?那就死了算求,省得浪费米饭!
关于老王生病这个消息,贾琏还是听闻薛姨妈和王熙凤唠嘴的时候,意外听到的那一句半句的!
不过也没太过于放在心上,如果大方向不变,这老家伙还有几年蹦头,不会现在就要了命,只要不死,问题不大!
回望贾史王薛四大家族,如今荣宁二府在自己的影响之下,也慢慢有了一点复兴头角。
虽然现在还不足以如同当年那般,盖压天下,不过也勉强算是重新跻身勋贵高门的行列了。
如今有了个封侯之位,撑门顶户,又掌握了一部分的京都兵马,再给他几年时间,未必不能光宗耀祖,重现辉煌!
至于另外三家,王家和史家,基本的体量还在,王子腾虽然离开京都,不过也暂时出了漩涡,又有贾琏吸引火力,对于王家的波及,那绝对比原本的境遇中要小许多!
史家的兄弟两个,虽然看似不显山不露水的,不过也是属于那种闷声发大财的类型。基本都还在担任要职,而且是一门双侯,荣耀还在!
另外薛家,因为自己的出手干预,彻底改变了薛蟠成为黑户的命运。如今薛家两房的皇商身份还在。
手底下那些生意网络,也通过和贾琏的初步合作,开始逐渐发挥作用!处境对比原著之中好的不是一点半点。
甚至因为自己的原因,随着合作深入的不断加强,自己吃肉,薛家也能跟着喝肉汤!
所以这封侯背后的一系列正治意义和光明前途。才是今天被两个长辈,以及阖族上下,立门迎归的最主要原因!
走到近前,首先和自家平日里相看两相厌的父亲大人,赶紧见过了礼。
转身顺便和二叔也打过了招呼!这老小子现在看向自己,也是满脸的欢喜之色,虽然和兄长不太对付,不过对于这个侄儿,倒也没多大的仇恨。
一点小小的怨念,虽然难免,那也是对自己儿子不争气,看着大房侄儿专美人前!
心情失落之下的怨念,也是可以理解的,毕竟是个人呢?但他的心还没彻底变质,搞得两边势同水火,那估计老太太也饶不了他。
而且总归荣国府有个出息的子弟,也是老贾家的福气。
至于老国公当初的临终之言,对于贾老二倒是没有太大的触动。
毕竟从小接受的思想教育,除了他的那一份,剩下的其实都是老大的,只是那时候情况特殊,自家父亲临终之时,才会有那般安排!
不过如今时过境迁,老大儿子有了出息,又得皇帝钦点,老太太决断,物归原主,也不过是应有之义!
再说属于他的那一份产业,并不会因为贾琏身份的变化而有所减少,贾琏拿回去了,不过是原本该属于他老子和他自己的那一份!
只一句话,老太太不可能亏待了自家小儿子的,老宅之中,老太太的那些家私,虽然现在部分都已经秘密转移到了贾琏的空间之中。
但那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,老太太更多的好东西,那都是专门放在自己的小金库的!
除了鸳鸯,旁人连同具体多少怕也不得而知,怕就是连老太太自己,估计也掰扯不清楚!
毕竟当了几十年的荣国夫人,又是出生于保龄侯尚书,金陵史侯家,作为当年权倾一时的老保龄侯尚书唯一的嫡女。
老太太这一辈子的富贵和财富积累,那绝对冠绝整个荣宁二府!说句难听话,等到百年之后,若是贾府没有被抄家。
老太太这一笔十分可观的财富,绝大部分,都是贾老二的,这一点没毛病,而且也是众人心知肚明的!
话又说回来,拜见了父亲和二叔之后,贾琏最后再集体和家族子弟们,言语寒暄了几句,也就让他们先散了。
也不是他眼里容不下人,只是还要去见过老太太还有自家的娇妻美眷,哪里有工夫在门口,一直跟他们掰扯!
而且待明日一早,沐浴更衣,入宗祠进行祭祖典礼,请出黑云贾字旗后,若有所求,看情况再做安排!
众人见他没端着什么架子,还很客气的跟他们回了个礼,堂堂侯爷开金口,他们这些人哪敢不从,也就一个个散了,生怕惹得贾琏不快,日后没他们好果子吃!
约定好明日祭祖典礼,让贾芸每人给了几两银子的讨喜钱,和辛苦费,发散了一众家族子弟。
左右不过嫡系子弟四五十人,还在五服之内,有资格进入贾家祠堂参加祭祖大典,一个人给他个二三两,也不过百八十两的,还能收买一波人心,何乐而不为呢?
如今的贾琏大官人,对于银子,小于一千两的,基本都没有肉疼的感觉了。从去年到现在,贾琏算过一笔账,他自己名下的资产,折合现银,已经起码有个二三百万两了,而且这还是刨除分给皇帝的那一部分!
再加上他江南之行的所得,他现在身上可以调动的金钱力量,起码超过五百万两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